3月16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
长安一中16岁学生鲁倚瑞
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爸爸,你的君子兰开花了》
信中的“爸爸”是
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动车段
随车机械师鲁波
春节期间疫情暴发
鲁波值乘的动车组停运
听说段上要成立*员预备队
鲁波 时间报名
奔赴抗疫一线
为什么我的爸爸要直面病*?
1月31日
备乘在家的鲁波原打算
晚上陪儿子一起看电影
突然接到值乘命令
鲁波一口答应下来
“不能去!这几天外面疫情那么严重!”
情急之下,儿子不得不“冒犯”父亲
“是很严重,但高铁也不能全停
总得有人上班
再说了,还有好多人一直都没有休过假”
说罢
父亲转身收拾行囊
临出门前
父亲轻抚儿子的头
“爸爸今天晚上不能陪你看电影了
我已经给你下载好了
你和妈妈看吧”
“不,我要等你回来一起看”
儿子的倔犟
是小孩的*气任性
更是对父亲深深地牵挂
“爸爸,儿子懂你了!”
随着疫情发展
儿子从新闻中不断看到
越来越多的白衣战士、志愿者和
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
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儿子明白了父亲当时的选择
“逆向前行的爸爸
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爸爸,我和妈妈等你回来”
碧绿碧绿的叶子
笔直挺立的花剑
红润红润的花朵
47天了
父亲精心侍弄的君子兰开花了
而他还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阳光下
橘红的花朵格外亮眼
这是春天的样子
也是父亲的功勋章
(儿子书信原文)
爸爸:
你已经上班好些天了,我特别想念你在家的日子,尤其是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阳台上晒太阳、聊天、欣赏风景的下午时光。
那些天,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地面上,我和妈妈嗑着瓜子聊着天,而你总是在捣鼓着家里高高低低的那几盆花。那盆你最喜爱的君子兰今年长势特别好,叶子碧绿碧绿的,叶脉清晰可见,花箭也抽出有一尺来高,笔直挺立,顶端10个饱满的花苞,已经微微泛红。你每年从秋天就开始精心打理她,换盆,修根,冬天一到,坚持每天白天把她放到室内,晚上放到阳台,增大温差,还时不时买瓶啤酒给她“喝”,促使她抽箭开花,现在她终于要开了。你只要没事儿,就坐在她旁边,浇浇水,擦擦叶子,好像她才是你的亲孩子。
除了养花,你还每天把家里的地面、家具全部用消*液擦拭一遍,生怕新冠病*入侵咱们家。你总是不厌其烦地打扫着卫生,地面拖了一遍又一遍,都能映出人的影子,就连我和妈妈都觉得你是做过了头。但是,那时你总是说:“难得在家,所以要多干一点活。”
是啊,难得在家。以前你和妈妈总是忙于工作,尤其是你。疫情期间,大家都窝在家里,我们一家人居然也可以好好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窗外,疫情侵袭,窗内,却温情满屋。
直到那天,你说要陪我看电影的那一天。*昏时,你躲到书房接电话,我听到的只有一句:“好的,我晚上8点前到。”8点前?这不是你每次待班的时间吗?我一下冲出去:“爸,你要上班?”你只点了点头。“不能去!这几天外面疫情那么严重!”“是很严重,但高铁也不能全停,总得有人上班。再说了,还有好多人一直都没有休过假。”“可是……”
你不再理我,去卧室把已经洗干净了的工作服拿出来放到烫衣板上,插上熨斗,仔仔细细地、一点一点地烫平。我闷坐在沙发上,妈妈过来了,摸摸我的头安慰我,“以你爸爸的性格,他是不可能不去的。”“就不能请个假吗?”我的声音越来越低。你略带歉意地跟我说:“爸爸今天晚上不能陪你看电影了,我已经给你下载好了,你和妈妈看吧。”“不,我等你回来一起看。”你没说话,但我明显看你眼睛酸了一下。
你下了楼,我和妈妈又忙跑到阳台上,看你熟练地打开车子后备箱,放进行李,然后仰起头,我们三个人都几乎同时挥起了手,一家人就是如此默契:你知道我和妈妈一定在楼上望着你,我和妈妈也知道你一定会再看我们一眼。
你走后,我和妈妈每天醒来 件事就是看疫情通报。我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你们这些逆行者在替我们大家负重前行!
爸爸,你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我天天去阳台帮你照看君子兰。在你走后的第二天下午,君子兰 的那个花苞就悄悄绽开了,桔红色的,像个喇叭花,特别精神。现在,10朵花苞已经相继绽开,簇成一团,热烈而又高洁。而且,我一定让她坚持开放到你回来时。
爱你的儿子:鲁倚瑞
年2月16日
簇成一团的君子兰见证了一个孩子对父亲由不理解到全力支持的变化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小家的紧紧相拥,更是所有逆行者的最美写照。细腻文笔下的使命担当、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点评人:赵根厚,西安市长安一中校长)
鲁倚瑞童鞋的这封信
打动了身边许多老师同学和父亲的同事
他们的精彩留言小编已为您整理好啦
看这里↓↓↓
老师
杨卫国老师:成成写得好。小处起笔,大处落笔。一个好儿子笔下的好父亲、好高铁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负重前行的凡人。
骆晓鹏老师:懂事的儿子,敬业的父亲,高贵的兰花,幸福的家人。
张伟迎老师:读来不仅让人感动,仿佛眼前这个孩子瞬间长大了,懂事了。情真自然出美文,感受你们一家的温暖和幸福。
吕小玲老师: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思想与感情,源于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爱是孩子成长路上 的营养品。
吴萍雅老师:该点大赞。懂事的、有爱心的孩子,父母的教育和影响。
张燕老师:令人感动的文章,值得尊敬的父亲, 可爱的儿子。
惠丽娜老师:温馨的一家三口, 的儿子。给成成点赞。
洪志文:好感人。和着泪水看完,真懂父亲的孩子。
家长
董艳红:孩子,当你能意识到爸爸的辛苦并且勇于担当的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其实,你才是爸爸心中最珍爱的那盆君子兰。
董艳茹:疫情中勇敢逆行者的最美写照,以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温馨幸福的和谐画面,在孩子细腻的文笔下娓娓道来,使命担当,家国情怀,尽显其中,令人感动!
周旭辉:借小君子兰写父亲家国情怀的大义,比直接抒爱国情怀更显真实。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担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情怀。
父亲同事
龙大平:细腻的文笔,以物喻人,将父亲对兰花的细心培育和对家的精心照顾,运用类比手法,将父亲和兰花进行比喻, 点睛之笔,相继绽开,簇成一团,热烈而又高洁。而且,我一定让她坚持开放到你回来时。 一句表明自己向父亲学习,暗示当前疫情终将过去,大家团结一心,必将迎接光辉灿烂的未来。
小倚瑞
你才是爸爸心中最珍爱的君子兰!
图片:西安动车段融媒体工作室提供
编辑:宋丹
西安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