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花君子兰 > 大花君子兰栽培 > 正文 > 正文

作者刘锋阳台趣花木宠物系列感悟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2 20:44:13

二、盆景的韵趣

刘锋

“树凝古,石镂空,疏枝筛过月影重,神韵在樵松。”

——思啸题记

(八)

现代都市,楼房配上阳台,真可算得上是一种神妙,那一方“掌上”的阳台,一经数钵缩龙成寸的盆景装点,就趣味横生起来。盆景中,形态各异的小小树桩和苍石,点染出数种不同的人文氛围,它们有的透远古的幽,有的显千年的峻,有的现田园的乐,还有的呈西洋的趣,细品着那幽、峻、乐、趣,常常叫人韵思如潮,浮想联翩。

我家阳台有韵,那韵就在沿着弧形花台而布的几钵神态炯异的盆景,它可观,可思;可颂,可读,是我家独特的“空中景”,“阳台画”,“立体诗”,也是我情有独钟的韵致所在。

现在总算有了双休日,两天不算短,五天的劳碌之余,缓解一下紧张的劳顿,忙里偷几分闲,躲进阳台这个小天地里,用眼,用心灵之窗,静静地凝视这一钵钵的盆景,看那古木,看那怪石、农舍、田庄,一点点地赏,一丝丝地“韵”,那可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种情性呀!

我是一个生于穷家小户的落寞“君子”,或者干脆是被“机关练达”之类称而谓之的“书呆子”,虽生于僻壤,长于闹市,然而既无“世事洞明”之术,亦无“人情练达”之方。为着“做人的认真”,过上了十分紧张的日子,为着“做事的负责”,日日处在腰酸背痛之中。大约也是为这个城市的喧嚣所迫,为这个世道的竞争所逼的因原,在劳碌紧张的间隙,我却又时不时臆想成为一个訇然回归自然的子民,居然常常羡慕起那个过着樵夫的生活,负一担柴禾,在青山绿水中且歌且行,大名鼎鼎的山野村夫朱买臣来。

那是一种闲情、雅趣,一种野韵和隐逸中的身心呼唤,在我,是不可“奢求”的。我处于物欲混杂的闹市,落脚在现代钢筋水泥隔绝的高楼,请不要以为我是“得了便宜唱雅调”,说实话,在我的心灵深处,多年来,欲于追求和妄得的,只是一方可徘徊数步的小小阳台,和阳台上能再现境中“樵唱”的盆景。那才恰恰是我的满足,是我的愿望所在。

阳台,不可多得的方寸呀,那高楼中衔接自然的绿窗;弥足珍贵呀,那都市里回归自然怀抱的兰桥,它可真称得上是一个还赐人类田园情节的“生之韵”!

(九)

我追求盆景之韵,已有多年了,尤其是在我经过了半生的辛苦,终于得到了一个十分珍贵的袖珍阳台以后,就开始了我多年追求盆景人文与自然回归的梦。

一钵优雅的盆景,在玲珑的盆钵中,是凝缩的人类智慧和自然的闪光,人类构思的巧妙,就在于自然的化归,也就是能在咫尺之内,将那千里之外的自然景观,一幕一幕,缩入到盆钵之内,成为人们意识的永恒。

品赏盆景,那纯然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一种审美和追求!在那宝贵的周末,难得的大休,不受无穷公务烦扰和繁杂家务干扰的构思之夜,那才是我最最忙碌与兴奋的时节!为着那一钵钵的盆景,和那一个个奇巧的思韵,我在闭目默思中花去了好多的时光:

那梅树桩和桃树桩,一经蓄枝截杆,桩景准能显得古逸豪放,挺茂自然;那松树桩、冬青桩,只要寸枝三弯的捆扎到位,桩景就能层次分明,形成严稳的片云风格;那榕树桩、榆树桩,有精心虬曲、提根的工夫,桩景将可以呈现出悬根露爪,龙飞凤舞,古奇苍劲的韵味来。

树桩的风格设计,固然是值得歌咏的,那使盆景精神起来的陪衬山石,则更是盆内画中的诗,景中的曲了,它是盆景中用以求得均衡的配饰,给人的,将又是另一番韵致来。

砂积石、海母石、鸡骨石、浮石不是十分松软么?那么,不需要斧凿锤打,就可以形成山野、庭园中怪石异岩的苑趣。斧劈石、石笋石、风化石不是质地坚硬么?那么,经过一番精心的锤击凿削,就俨然展现出了它那悬崖峭壁、危石临空的本质。树化石、钟乳石、灵壁石不是十分有型么?那么,只要布局巧妙,韵思奇特,它就必然形肖那天上的片云,海中的激浪,动物中的怪兽了。

这盆景主次分明的设计布局到位后,若整完桩形,填完盆土,剩下的工序,就是处处让人怦然心动的韵跳了。

自然的韵味,韵就韵在那一个“绿”字上。绿色,也真是点活盆景的精怪呀!那最不惹眼的小小苔藓,跳着绿韵的微小植物,可不是,只肖它一染润,满盆的自然风光,就灵动得令人拍案叫绝起来。这是不是造物主的恩赐?如果是,我可真不知道该如何耽谢了。

该耽谢的,是那自然天成的凝缩,它是自然寓之于人文的一个痴痴的凝望。

假若的凝望,是那“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境,那么,有的是红叶枫树的桩子,何必要舍今而求古呢?将那嶙嶙的山石,补上这桩,那主与次,不就分明起来了?而后,继之可将那染色的竹筷截断,用它在景中铺排出一条古朴而又蜿蜒的进山路,路途再置上小推车和古人物摆件,你看,这不就成诗意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了么?

浓浓的追求,那是不可多得的异域景致呀,我家阳台,有的是晶莹的沙粒,那么,又何必要舍内而求外呢?因地而制宜,将那胡杨配上层崖,铺以细沙,再伴一弯弯的月牙之水,周围少许的阡陌桑田,有枯木,有沙丘,有泉流,有驼队,有绿地,这景,这情,这意,何处可以觅求?

(十)

大休的日子,看着那一个个选购而来的树桩、山石、苔藓、饰物摆件,我浮思如云。

信手捡起一根挺直的树桩,脑海中随即升腾出一幅立干式构图:顺其自然,利用其势,夸张直干的挺拔,比对横生的侧枝,再现山野中常见的参天巨木,以体现那意念中顶天立地的雄伟气势。嗯,沉思片刻,转视树桩,自当是莫属于手中的这棵银杏了。

哟!那个桩的干儿,还真斜得美不胜收,再适合不过那斜干式的构图了。瞧,那主干不需人的工力,在自然地向一侧倾斜着,那么,只需把那略带弯曲的枝条,稍稍加以蟠虬,自然就会显出疏影横斜之态了,那岂不就是百年老梅的精神所在么?

这一株桩倒是松的特有风姿,那么,何不花点神,构架一个悬崖式盆景,让主干斜伸出高筒花钵之外,枝条呈倒挂下垂之势,再配以虬根几架的陈设,不就完成了一钵葱郁苍劲的危崖古松盆景吗?

噫,这是一株残桩,是被花农截断的半边木,根部呈弯曲状,主干几乎可以说是横斜着了。真是踏跛铁鞋无觅处!那枯木逢春的卧干式构想,因无合适的残桩,还真是令我苦觅了几年呢。如今竟不用劳神,就这么一栽,那一棵遭雷击劈倒或巨风吹倾的老榆树残喘求生的自然之态,居然就可跃然于眼前了!

还有这迎春树桩,桩枝稍细长下垂,给人以婀娜多姿的感觉。这种模态,使我储存在大脑中的那些曲木、枯梢、劈杆、俯枝、附石、露根等特有风味的构想,难以派上用场了,因此,我的思维自然而然就焦驻在垂枝式盆景的构想上了。

用心劳作,是愉快的韵思,用力劳作是韵的流丝,阳台上有供观叶的植物,有供看果的树种,有供赏花的秀木,只等着我的人文盆景来点睛了,难道还要干坐着、等着那韵的流逝么?

这将是一番别有风韵的劳作,一种归化自然中“纯”的享受,眼赏着秀逸俊雅的树桩,鼻感着泥土清气的芳香,脑中闪着一幅幅古逸的巧思,手中挥洒着自然构架的流韵,一张张盆景设计图随之飘飞而出,这种滋味,这种享受,虽不似那“樵唱”,却胜似那“樵唱”!

(十一)

又是个风雪飘飞的天气,遇白日珍贵的空闲,我来到阳台,向着风雪之中的一方盆景细细地端详,那是 绝好的景致再现呀!难忘的晨昏,飘飞的雪花,形成了阳 有的雪景:阳台外,一弯冬花银装素裹;阳台内,一弦盆景却绿意盎然,它是冬,是春?竟在唱着招摇的歌!

雪景的映照,是那绿的盎然,招摇的歌唱,是那煞费的苦心,这里的几盆,是经年的盆景呀,说不清,它究竟归属于扬州派、苏州派,或者是四川派、岭南派,它们虽然都高不过盈尺,但它却是苍古中的奇秀,奔流中的隽永,情景中的历史,历史中的情景了,因为那里面,时时都能让我感觉到,它们那共同流逝着汩汩不断的千古幽思。

(十二)

盆景之韵,韵在古木,怪不得,盆景行家就有杂花易得,古木难求的说法。

我家阳台值得品味的,是一钵“一树独先天下春”的仿古桩梅花盆景,它以神、姿、色、香等,形成了一种绝色的韵致,成为了我的永恒喜爱和向往之一。

那盆景的左边,是一古雅、奇特的梅桩,它挺立着,主干蟠虬而上,疏枝皱裂粼粼,鸟眼处处,显示着一种苍劲、嶙峋的势态。在梅桩的枝干低的转折处,一处明显的截断,呈示出“古梅”久经沧桑的高龄。还有那桩根的凸露,像蛇痕,如龙爪,它显出的,是风雨的历程,稳固的奇貌。此一时,那苍老的疏枝,虬曲向上,一朵朵形同玉质的花,正迎着风雪怒放着,是那样地清新柔美,朴质而纯真。

梅花盆景的右边,兀立着一座砂积石饰成的孤峰,孤峰上,满目葱绿,上面有不知名的小植物,奇拙着,悬垂而下。

孤峰的左下角,还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它给人的感觉,诚然就是一座自然界高峻奇险的山。孤山周围,散落着小小的几块碎石,一条蜿蜒狭窄,榛莽丛生的小路,由孤峰兀立的深处伸展出来,梅花下,有石屋掩映其中,一儒士端坐石桌旁,在独自酹酒,周遭,是数只迎着风雪起舞的白鹤,那儒士就是宋代大诗人林和靖。

远年的梦境,今日就在眼前呀!难以忘怀的诗人,大隐的儒士,终身的不娶,杭州的孤山,只有那古梅日日相伴,形同夫妻,只有那诗人所畜的白鹤,亲切如子。真是好一幅梅妻鹤子孤山雪景图!

这还不是盆景人文韵赏的全部呢!假若的,还是一个雪夜,蒙一凄冷的月光影照,然后将盆景中那位儒士换成一唐代仕女,再配以掩映在山石之中的朱阁,这人文之景一变,岂不就是唐明皇的梅妃江采萍在雪夜之中觅恩?如此而来,就成就了两幅绝好的古代人文的雪之韵了。

就这样,因为有了雪,我终于被那远年的人文氛围给消融了,只留下了,那历史的韵律在阳台上久久跳荡。

碎雪,星星点点地飘洒在盆中的景物上,使得这几钵盆景,虽处在檐下,却终于有了些许的寒意。看着那阳台冬日的盆景,我艳羡细碎的白雪悄悄地拂没了缩微世界的轻尘,凉凉的清氛静静地掩遮了 的俗庸,充溢出了那祥和的爽冷和饿了的梅香。

(十三)

我常想,盆景之韵,应韵在石灵,倘若石顽无灵,则韵味全失,这也许就是玩赏盆景的精髓所在。

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相依相衬的盆景,它们好似那立体的画,韵致柔美的诗,读着它们,便会使人怦然于心菲深处发出柔滑的跳荡感来。

这组盆景的左侧,欣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兜悔托灵根的漳州水仙。它的茎,如冰肌玉骨;它的叶,碧如翡翠;它的花,*如玛瑙,一枝枝的雪白玉茎,从三峡彩色卵石铺垫的水中长了出来。清清的,是它们那脚下的水;细细的,则是润着那脚下的沙,那小小的彩色卵石呀,在碧水中波折着,陆离着,闪出了灿灿的幻彩,灵灵地一睹,还真如那深藏海底龙王的家珍,似那天庭玉帝遗失的珠玑,而那五彩韶光映托着的水仙,则是那绝雅身姿的凌波仙子,在脚踩涟漪,唱着瑶池的歌呢。

薄薄的紫气,影现出凌波仙子的身影,粼粼的水波,绽射出无尽宝藏的碧光,那仿佛就是迷醉的时刻,多么让人心旌而神摇呀。瞧,那凌波仙子右方的毗邻,它立在水中,那样地优雅,那样地韵致涟涟,让人一丝一毫不能联想到 的俗笨。

哦,那原来是尺来高低,七巧玲珑,曲透镂空的一方太湖灵石,让水仙这一伴,就愈显得空灵起来。它开始了幻化,开始了流变,让那色泽里透出了冷硬的灰黑,光亮里显出了柔美的身姿,细腻里柔化出了清流的溜滑,它与旁边数块云纹透彻的灵壁石交相辉映着,让那石上立着的方巾寒士和素服女子,仙气飞荡起来。

这组盆景的右侧,则是从灵水中兀起的千层石崖,只见那态,层层迭迭的,犹如天上的彩云错迭,似那浮想的幻化。千层崖的脚下,有一清雅绝伦的小竹舍,它羞羞地,从石崖的左侧露出了半个身影,舍下有人数个,周遭细细的,是那临着湖风摇曳的芳草,这样的一组,仿佛着,就在颂赞着一个亘古的流传。

那俨然如古书《集异记》里记载的一个遥远传说,如今,它就再现在我家阳台的盆景之中了。那是一个让人不可或忘的神异,传说中,有个河东学子薛潦(lǎo)寒窗苦读,一日,忽见一素服美艳的女子在其窗前的庭园,一边徘徊,一边轻轻地叹曰:“良人游学,难于会面,对此风景,能无怅然。”吟罢,渐渐地,隐没入了灵石旁的水仙花下。未几,如同迭影般地,那灵石近旁的兰花丛中,又幻出了一个男子,他徘徊着,亦轻轻地吟道:“娘子久离,必应相思,阻于跬步,不啻千里。”吟罢,返回灵石旁的兰花丛中,悠然而逝。不知何故,自此的薜潦(lǎo),从此文思一发而不可收,后人遂把水仙与兰花视为伉俪,把灵石视为“媒石”了。

(十四)

盆景之韵,还韵在人文,它让那盆中透出的古意,惹起了文人情感上的千古悠悠。

盆景,那植物清新的气息,虽可刺激我的嗅觉,但最最动我心魄的,还不是它的清新,它的美态,而是那千古悠悠的历史古意,为了这,让我被那阳台的方寸,摄去了不少的情感。

那是一盆让我百看不厌的桂花盆景。特特的时期,农历的八月间,那夺目的一盆,是桂花盛开的季节,真个是,“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了。我在这里赞它神清骨秀,浓香四溢,“独占三秋压众芳”,实在是也不为过。

难得的,是丛林式的栽培,地势,则为左高而右低,小小的桂树林,它顺着地势,参差着,错落着,三块以“顽”为尚,纹理面皱的大小山石,不雕不凿,涩皱中,尽显古拙。往下,则是平川。在幽幽的芳草上,一辆古朴的小马车,上面竟还有个小不点儿的赶车人呢。车轮走过的两条窄窄的石径,伴着小溪转到了桂林的深处。就是它,给于了人,给于了景,蓄集出了无数人文的想像力。也为这一因,才让这钵桂花盆景,具备了深浓的文化内涵。

只是这个景,这个情,凝凝地望着,望着那水,那林,那车,便听见了那古老的《九歌》,便再现了楚国的三闾大夫车马,便景仰了仰天长吟的屈原,便又使我想起了“桂舟”和“桂歌”以及桂韵来。

仍是这钵盆景,大约也只需在桂花林坡脚下点缀一个古坟,眼前,你就会被那一千七百年陕西勉县定*山武侯的“丹桂留芳”古韵给袭取了。

如果在盆景里放上一幢宋代的宅院和一个清妙的才女,仍是这样的一盆,你就可以赏析那宋代诗人李清照庭园桂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 ”的花韵了。

在这不需变换的盆景里,可能的,或许只需换上空山的石屋和披巾的雅士,那宋代梅尧臣“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的山居色韵,就会又润染在你的面前。

你可想啊,那恰恰是一钵独特的盆景所具有的;你可得啊,还是那宋代邓肃“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埏不敢看”的味韵;你可观啊,不离那明代瞿佑“滴露研朱染素秋,轻*淡白总包羞”的姿韵,以及那可玩味和吟咏的唐代李德裕“翠干生岩下,金英在世间”的神韵了。

难忘的,偏偏就是那一日,那是个月白风清的中秋之夜,我醉醉地张开了双臂,对着那一方神异的阳台和一钵浓浓的人文氛围的桂花盆景拥抱了,在一阵阵浑然的泪流中,我忆起了我妻二十四年前在外地工作时,寄给我的一首词:“中秋天境间,顾影谈笑扰嫦娥。十五月无银,两地相思无奈何”。而今的夜,中秋的夜,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闻着的桂香,竟不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了。

那一日的那一时,在浓浓桂花香氛中,渐渐地,我似乎感觉到自己背上生发出一对强劲的羽翼;飘飘地,它竟提升着我这个肉体凡胎飞升而去,来到那广寒月宫的清虚之府,仰望着高耸五百丈的桂树鲜花盛开,深闻着四溢的桂花馨香,体味着一年只能休息一天的伐桂传说,俯视着凡间下界的秋思团圆。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极”韵呀?唐代的宋之问说,那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极”;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说,那是:“月宫移向日宫栽,引得轻红入面来”的“极”。那是韵的盆景幻化,是韵的桂树歌咏,它引出了宋人王十朋的一首咏桂诗句:“丹霄休叹路难通,学取燕山种桂丛,异日天香满庭园,吾庐当似广寒宫”。

思着那摄我心魄的吟唱,看着那酷似广寒宫的盆景景致,那阳台的联想,以及盆景的幽深之韵,尽在其中了。

我家阳台的盆景韵趣,是人文之于自然的归化闪点,在那里,逝去的时光,感着了新的回溯;古老的林木,透出了新的生机;远年的韶光,闪烁了新的华彩;冥顽的垒石,辉耀出新的灵动。

啊,那古朴朴的意趣,流逝着远古的梦,那层迭迭的山石,凸起着文化的骨;那松蓬蓬的村舍,回还着人世的韵;那碧澄澄的一泓,映现着历史的思,人类的残酷与纷争隐退了,人生的衰荣与宠辱淡化了,人们的升降与沉浮休歇了,人群的尖锐与敌仇消融了,只留下了那有如流传千年的渔樵问答,以及那阳台盆景中闪闪烁烁的“樵唱”韵思。

《阳台趣——花木宠物系列感悟》下一节:《水族的灵趣》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北京中科崔永玲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hjunzilana.com/dhjzlzp/4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冀ICP备2022001669号-5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花君子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