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花君子兰 > 大花君子兰价值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善良之人多磨难人在做,天在看,拥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21 10:09:29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好人没有好报,恶人乐逍遥。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个抱怨来谈论为什么善良之人磨难多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真正的善?

请先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一位德高望重的师傅请教一个问题,现实中为什么那些善良的人活得很痛苦,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却春风得意?

师傅看了看他,满怀慈悲地说,一个人内心有痛苦,说明他的心中有造成这种痛苦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一丝恶念,那么他的心灵也不会有任何痛苦。如果你现在内心还总感到痛苦,说明你内心的恶还没有断除,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善人。

你看到的所谓恶人,也并不一定是恶人。那些活得开心快乐的人,至少可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

听了师傅的话,年轻人很不服气地说,我从小就心地善良,怎么会是恶人呢?

师父说,你的内心有苦,有苦就有恶,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你把内心的痛苦和我说说,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年轻人说,我有很多的痛苦,我工作很努力,但是工资很低,住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生活压力大,对未来十分的恐惧,内心一直很迷茫痛苦,想改变现状,但发现无力改变。有很多暴发户,没什么文化,却能腰缠万贯,我比他们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但收入还比不上他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给自己的家里人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也不听我说的,我内心很不理解。

年轻人把自己内心积累的痛苦一股脑都说给了师傅听。师傅笑了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的收入虽然不算高,但至少可以养家糊口,你们家的房子虽然小了一点,一家人住一起却没什么问题,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而烦恼你。

你因为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欲,这些贪欲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内心痛苦。你内心的贪欲就是恶心,如果你能断除内心的贪欲,这些痛苦也就自然消失了。

看到文化程度没你高,能力没你强的人发财了,你非常的气愤不平,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瞧不起那些没文化的人是傲慢心,慢心也是恶心。在你心里觉得文化程度高,收入也一定高,这是愚痴心,你不明白财富是从布施中来,愚痴心也是恶心。

家人不听你的劝,你就感到不舒服。你不能容忍别人和自己观点不同。要知道,他们虽然是你的家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能接纳别人的思想和观点是狭隘的表现,心胸狭隘也是一种恶心。

师傅接着说道,贪婪、嫉妒、傲慢、愚痴、狭隘都是恶心。正是因为你的内心还有这些恶念,所以你会时时感到痛苦。如果你能消除这些恶念,痛苦就会自然消解。

人要学会知足,就算每天鲍鱼人参,也不见得就会长命百岁,就算睡在黄金做的床上,也不见得做的梦梦就比别人香甜一些。

你应当明白,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和你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当你能够活在当下,时刻用乐观、随和和勤恳的态度去生活,你的内心渐渐地就会升起喜悦。

当你看到社会上没文化的人发财了,你应该对此感到高兴,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和快乐,要学会随喜赞叹别人的成功。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善人。

当自己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别人,就骄傲自大,这是一种傲慢。古人讲,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一个人一旦内心升起傲慢,就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更不能看到内心升起的种种恶念,从而不知道改过谦善,久而久之,慢者封闭了自己的进步之门。

与此同时,傲慢者的人际关系往往不好,这也会导致他们经常内心失落自卑。一个人只有保持谦卑,虚怀若谷,内心才能充实安乐,一切财富从布施中来。

古人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夫想获得财富,却往往造的是贫穷的因,想通过坑蒙拐骗去发家致富,这是何其的愚蠢。

一个人只有深信因果,勤修智慧,才能内心光明,善护自己的言行举止,最终所求皆如意。

虚空因为能够涵盖大千世界,所以广阔无垠,圆融自在;大地因为可以承载万物,所以生机盎然,气象万千。

人生在世,不要动不动就去批评指责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要学会随缘任运,心怀善念去帮助身边的人,不要贪图回报,当你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还有什么事情会让你痛苦呢?

师父说完这些,满眼慈悲地看着年轻人,他的内心瞬间充满了温暖。他感慨道,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善良的人,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身上原来有这么多的恶,正是因为这些恶,才会感到痛苦。如果没有师父的教诲,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的恶。

二、好事多磨,善良是一生的事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活得很悠闲却衣食无忧的人,也有一些善良的人被别人坑害了,遭了报应。在古代,一些作恶多端的人反而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比方说清朝中期权臣——商人和绅,他一边中饱私囊,一边得到了皇帝的宠幸。在当年,应该有很多人都羡慕他吧。可是和珅最后并没有好下场,只活到了49岁。

老祖宗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别急,一切的报应还在路上,总有一天会揭晓最后的答案。你要相信,善人多磨难,有因必有果,善良的人天不欺,冥冥之中会得到老天的庇佑。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善良终究不会埋没。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去化缘,走到半路上,遇到一辆马车,车轮陷入了泥潭之中,无法动弹。赶马车的人向两个和尚招手示意,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出家人慈悲为怀,两个和尚靠近马车使劲推马车,经过十多次尝试,马车终于脱困了,车轮从泥潭里一点一点往前滚,滚到了结实的马路上。就在此时,马车扬长而去,赶马车的人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说。

小和尚说,师傅,我们白忙了这么久,还弄脏了衣服,真的划不来。

老和尚说,你为什么这样想呢?

小和尚说,我以为他会说谢谢,还可以待我们一程。

老和尚说,你想错了,我们今天是最快乐的一天,也没有白忙活,因为我们做了好事。

小和尚很不悦,师父,你瞎说,我们做了好事。

谁知道过了几天,两个和尚走到了集市,肚子饿得咕咕叫,摸一摸口袋,一分钱都没有,只好忍住饥饿继续前行。忽然,一个中年女人追上来,拉着两个和尚就去店里吃面。

老和尚说,这位施主,今天我们没有带钱,下次再来吃面。

中年女人说,师傅,今天的面是我送给你们二位吃的,不要钱。

原来中年女人就是马车的主人。赶马车的人因为走得急,没有说谢谢,心存愧疚,就把当天的事谢一五一十告诉了主人。中年女人天天在门口张望,希望能够遇见帮忙推车的和尚,能够表达感激之情。

吃完面,老和尚说,看看我们做了好事,天都知道了,还派人来请我们吃面。

小和尚听了笑得格外开心。

一个人做了善事,不一定要别人知道,也不要向对方索要回报,帮助别人是为了行善积德,是体现自己的高风亮节。

如果你做一件善事没有人知道,那么你就做件善事。一辈子都做善事,你一定会成为人们眼里的大善人。人在做,天在看,一切都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如果你的善良一辈子都没有公之于众,起码你自己的心会感受到,被帮助过的人,良知会觉醒。

善有善报,你所有的善良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善有善报,你别不信,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珍惜一个人,那么你的爱情就会变得甜蜜无比。当你老了身边有人陪伴,病了有人照顾,你就是得到了爱情的回报。

你努力工作,一直埋头苦干,虽然你没有得到升职加薪,但是你的工作业绩比别人更加突出,你可以凭着自己的业绩跳槽到更好的单位,你的业绩就是你的底气。事实上,聪明的上司一定会发现勤勤恳恳的员工,不会让一个有能力的员工一直被埋没。

你善待自己的家庭,关心父母,关爱儿女,你一直都在付出,也没有指望他们回报你,但是你会感觉到很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你成大业,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你遇到坏人还可以做到以德报怨,用自己的善良去感化对方,那么你就是把善良传播出去了。

在别人的心中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你是功德无量的人。你坚持日行一善,今天给小树浇水,明天去保护小花,后天去帮助环卫工人推车,大后天去清洗公园的长凳。虽然你只是做了毫不起眼的事情,但是你的善良让一座城市都会变得温暖,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你也会更加愉悦。冥冥之中就是得到了善报,你做的一切都会回到你身上,迟早而已。

聪明的人一直行善,从来不会做坏事,如果不小心做了坏事,也会及时悔过,采取补救措施,心安是福,善良的人幸福一生。

俗话说“好事多磨”,也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是一种磨难。如果你不理解的话,会感觉很难受,甚至怀疑自己做错了,不应该那么善良。比方说,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再翻别人的皮包,你怒吼一声,把小偷吓跑了,但是你下车之后,发现小偷在跟踪你,要报复你,因为你的正义之举给自己惹麻烦了,从今往后,你可能不敢再怒斥小偷了。

如果你喜欢钓鱼,你一定会发现,并不是每次钓鱼都会盆满钵满,常常有空手而归的时候,但是你坚持去钓鱼,总体来说你的收获并不少。你在学习钓鱼的时候,可能连续几次都是空手而归,但是你多学习几次,你就会成为钓鱼高手。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任何一件事你不努力学习都不会成功,做善事,如果你不坚持下去,你也不会被人认可。

一次善良是人生中的小事,一生善良才是大事。如果你被人误解了,做好事,得到了恶报,还能够坚持善良,你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古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个做好事的人,也会遇到凶险,但一定会逢凶化吉,一个善良的人,也会遭到别人的算计,但一定是问心无愧。

心安是福,善良的人,多磨难,也多福气,先苦后甜。世上多见恶人欺负善人,很少有恶人欺负恶人,善人在生活中常被恶人所欺,但从不以怨报怨,因此多处于弱势,磨难就此而生。

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存善念,浮生无量

从因果规律来看,善人不会永远被人欺负,恶人得到的好处也是暂时的。因缘果报,因缘具足,果报及先前。

古时候李家沟有个李善人,乐善好诗,修桥补录,扶危济困,冬施棉衣,夏施汤药。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李善人本应该得到好报,但是老天就是如此不公。他的小儿子天生聪慧,眉清目秀。

但是到了五岁那年,忽然身染恶疾,下肢瘫痪,只能终日卧床,直到到小儿九岁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乞丐,李善仁将乞丐领至屋内,施舍了他很多银两,又准备茶饭招待了他。乞丐吃饱喝足后,瞬间化身为一位仙人。仙人赐给李善人一瓶药水,小儿服下后,下肢便有了知觉。

李善人一家赶紧跪下向仙人道谢。仙人解释道,李善人,你年轻的时候做生意不成器,经常缺斤少两,还坑害自己的合作伙伴,所以老天为了惩罚你,让你儿子从小身患重病。本来你的儿子是要一辈子残疾,但是你这几年行善积德,积累了大福报,你的儿子也受到了恩泽,现在可以正常走路了。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诸恶且莫做,做好事,说好话,子多孙多福报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说完之后,先人便离去。

祖辈既有阴德回恩泽,子孙种下善因果而享福,种下恶因果报,便会召显。为善之家,如果足有业远在目前,虽然不顺,可是恶报还完,定然发福。

《增广贤文》中写:“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善良的人也许会吃一时的亏,也许会被人欺,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别人欠你,天会还你,别人欺你,天会护你。一时吃亏,一世富贵。做人不要怕吃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

众所周知的品牌——老干妈其创始人陶华碧就是为甘愿吃亏、善良坚强的女性。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菜,他就自己自家种的辣椒配上从山上采来的一种草药自制辣椒酱当菜吃。后来丈夫去世后,为了照顾孩子,她摆摊卖凉粉、凉面,将她自制的辣椒酱免费提供给客人们,很多人来吃凉粉就是为了吃辣椒酱,他后来开了一个小饭店,没有想到生意兴隆的原因也是因为免费的辣椒酱。

但是后来她发现自家店里的辣椒酱越来越不够用,有一次无意间去旁边饭店吃饭,才发现自己的辣椒酱也在这间饭店免费提供,原来是别家饭店来偷,即使这样,她也不怕吃亏,假装不知道,她觉得别人喜欢,就让他们拿点,可是她店里的椒酱毕竟有限,很多饭店也想要这个酱,于是那些老板就请求她多生产一些辣椒酱来卖。

年,陶华碧关闭了饭店,成立了公司,专门做辣椒酱,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免费送人的辣椒酱竟然可以成为一个大生意,更让她的身价达到90亿。

表面看是幸运,其实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她的善良。做个善良之人,吃点小亏也别在意,因为上天从不会亏待一个善良的好人,也不会善待心存恶念之人。

古人常说吃亏是福。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一切都是因缘果报在作用。做人要无愧天地,做个好人,老实人一生行善果,你的人生总能有意外的收获。

醒世恒言中说,吉人自有天相,一个人心地善良,多种善因天必佑之。老天爷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纵容任何一个坏人。

善恶到头中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心存善念,即是福缘,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四、世间最好的养生:善。

《寿世保元》中说:“积善有功,长存阴德,可以延年。”

现代人养生方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但却忘了养身须先养德,善才是世间最好的养生。

人这一生与善为伍,与德相伴,内心温暖愉悦,便可身心健康,长寿延年。

1、人善忘。

《庄子》云:“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人要善于忘记,沉湎于过去的是非恩怨,会让自己意志消沉,疲惫不堪。心大了,事就小了,该宽容就宽容,该忘记就忘记,身心才能自在安逸。

乐天派的苏轼就是善忘养生最好的诠释。王安石变法时,他上书反对,部分内容引起新党不满,被流放黄州。

司马光执政后废除新法。他上书指出变法可取之处也被司马光所不容,所以即使他年少登科,前途无量,可大半生的光阴都是在被贬谪流放中度过。

但他并没有对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怀恨在心,相反,在王安石下台后,还和王安石常有书信往来,从对头变成了知己。

苏轼交友亦是如此,他和张惇年少时便是至交好友,两人惺惺相惜,意气相投。可张惇平步青云,做了宰相后,党同伐异,恨不得置苏轼于死地,从最亲密的朋友成了最凶恶的敌人。张惇无情寡义,苏轼也未曾耿耿于怀。

若干年后境遇翻转,开始将他当做好友相待。苏轼一生靠洒脱历风雨,凭趣味生自在,以善忘渡己身,拿得起更放得下,人颠簸困苦,仍活到了65岁。在人均寿命不足40岁的北宋,已是高寿。

《菜根谭》中讲:“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善忘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和善良,更是养心的不二法门。漫漫人生路上,忘忧忘杂,卸下心中的负累,才能拥抱当下的幸福。

2、口善言。

古医家孟诜说:“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住恶言,既会伤害别人的情绪,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气。守住心,管住嘴,好好说话,善言不离口,才是做人最深的福报。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多灾多病,却能安享98岁高龄,他的“三不”长寿秘诀功不可没,而其中之一便是不嘀咕。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人,季老一向都不多言,不妄言,不以言语伤人,而是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用最柔和的言辞去宽容和温暖对方。

有一次,季老受邀出门讲课,没来得及给最爱的君子兰浇水,便嘱咐保姆帮忙浇水。没想到的是,等他外出归家时,却发现君子兰已经死了。原来保姆在浇完水后,看到阳光正好,就好心将君子兰移到外面晒晒太阳。她不知道的是,君子兰最忌高温,看见季羡林脸上十分难过,保姆心中歉疚万分,更是手足无措。

此时,正好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上门探望父亲,得知此事,想开口责备保姆几句。季老却说,这件事责任在我,我明知道阿姨不懂得照顾君子兰,还将这件事托付给她。

他不只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保姆没有半点怨言和责备,事后还好言开解保姆不必为此难受。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正如季羡林到了晚年时依旧神采奕奕,90多岁时还能专注学习与创作。

《无量寿经》中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一个人最好的福相就是口出善言,嘴上留德。当我们稳定情绪,好好说话,以善言暖心,自然而然就能吸引美好。

3、心善良。

《道德经》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从来不会格外偏袒谁,除了积德行善的人。善良之人待人宽厚,行事仁义,处事大度,必得长寿。

就像“至圣先师”孔子,他将“仁”视作善的最高境界,身体力行,仁善宽厚。所以即便战乱起伏,半生颠沛流离,孔子仍在人均寿命约20岁的春秋战国活了73岁,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

又想起《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的故事,袁了凡在年轻时曾被算命师断定,他今后的命运和寿数。不仅会科举不顺,仕途黯淡,还会膝下无子,短寿而终,只能活到53岁。

在科举考试的排名应验后,袁了凡对算命师的话深信不疑,整日消沉沮丧,任由命运安排。

直到遇到云谷禅师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袁了凡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处处行善积德,立下行三千好事的誓言,待三千好事做完后,他又行善不断,乃至万善,结果袁了凡但考取进士,生有一子,还享74岁高龄,无疾而终。

《中庸》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善是天地之大德,是养生长寿的大道。做一个乐于付出,行善有爱的人,必定能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尚书》有言:“作善,降之百祥。”

最好的养生秘诀就一个字——善。善忘疗养内心,善言滋养身体,善心厚养德行。漫漫人生路上,你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惠及自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hjunzilana.com/dhjzljz/15635.html
冀ICP备2022001669号-5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花君子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